to top

馮楠博士

副教授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吉林)

交流項目

馮博士將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The Rijksmuseum) 進行十二個月的交流,系統化研究博物館教育學、館校合作、成人教育活動策劃與博物館教育評估模式等議題,並在對荷蘭國立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藝術展品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策劃中國藝術教育活動。

簡歷

馮楠博士畢業於吉林大學獲得考古及博物館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其研究範疇集中於博物館教育學,博物館環境學。

近期發展和參與項目

    馮楠博士目前正著手研究博物館教育理論,博物館教育活動策劃與實施等領域並整合發展成新的大學課程。

精選出版

  • 馮楠(2020年10月)。〈論城市規劃展覽館中的觀眾沉浸式體驗——以長春市城鄉規劃展覽館為例〉。《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0(5)。
  • 馮楠(2020年8月)。〈博物館家庭觀眾的互動、交流與學習——以吉林省博物院為例〉。《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0(4)。
  • 馮楠(2020年2月)。〈高校博物館服務行銷模型的構建〉。《博物館研究》。
  • 馮楠(2019年10月)。〈博物館非觀眾的開發策略研究〉。《中国博物馆》。
  • 馮楠(2019)。〈他山之石——美國文物保護培訓專案考察綜述〉。《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成立30周年論文集》。
  • Feng, N. (2019). Reconsidering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Guidelines in a University Museum: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AIC, 2019(5).
  • 馮楠(2019年4月)。〈吉林省博物院《文明曙光》觀眾參觀行為之觀察研究〉。《博物館研究》。
  • 馮楠(2018年12月)。〈一件石造像的科學分析和鑒定〉。《邊疆考古研究》,23。
  • 馮楠(2018年8月)。〈公共關係四步法RACE公式在博物館觀眾研究中的應用〉。《博物館研究》。
  • 馮楠(2017年12月)。〈淺論博物館藏品的預防性保護〉。《邊疆考古研究》,22。
  • 馮楠(2017年12月)。〈煙臺市博物館觀眾行為調查報告〉。《中國文物報》。
  • 馮楠(2016年12月)。〈高科技成像技術RTI在文物博物館及考古發掘中的應用〉。《邊疆考古研究》,20。
  • Feng, N. (2016). Overview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nd the museum environment in China.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61.
  • 馮楠(2016年10月)。〈真實還原——博物館燈光存在的意義〉。《中國博物館通訊》,350。
  • 馮楠(2015年10月)。〈高校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幾個問題〉。《博物館研究》。
  • 馮楠(2015年12月)。〈馬泰拉大教堂藝術石雕硝酸鹽和硫酸鹽的生物清洗保護研究進展〉。《邊疆考古研究》,18。
  • Feng, N. (2015). Surface analysi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biodeterioration and weathering effects on gaogouli stone cultural heritage. ISA.
  • 馮楠(2013年10月)。〈無機納米抗菌複合材料在多孔材料加固保護中的展望〉《邊疆考古研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