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冯楠博士

副教授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吉林)

交流项目

冯博士将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The Rijksmuseum) 进行十二个月的交流,系统化研究博物馆教育学、馆校合作、成人教育活动策划与博物馆教育评估模式等议题,并在对荷兰国立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艺术展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策划中国艺术教育活动。

简历

冯楠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考古及博物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其研究范畴集中于博物馆教育学,博物馆环境学。

近期发展和参与项目

    冯楠博士目前正着手研究博物馆教育理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与实施等领域并整合发展成新的大学课程。

精选出版

  • 冯楠(2020年10月)。 〈论城市规划展览馆中的观众沉浸式体验——以长春市城乡规划展览馆为例〉。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5)。
  • 冯楠(2020年8月)。 〈博物馆家庭观众的互动、交流与学习——以吉林省博物院为例〉。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4)。
  • 冯楠(2020年2月)。 〈高校博物馆服务行销模型的构建〉。 《博物馆研究》。
  • 冯楠(2019年10月)。 〈博物馆非观众的开发策略研究〉。 《中国博物馆》。
  • 冯楠(2019)。 〈他山之石——美国文物保护培训专案考察综述〉。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成立30周年论文集》。
  • Feng, N. (2019). Reconsidering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Guidelines in a University Museum: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AIC, 2019(5).
  • 冯楠(2019年4月)。 〈吉林省博物院《文明曙光》观众参观行为之观察研究〉。 《博物馆研究》。
  • 冯楠(2018年12月)。 〈一件石造像的科学分析和鉴定〉。 《边疆考古研究》,23。
  • 冯楠(2018年8月)。 〈公共关系四步法RACE公式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中的应用〉。 《博物馆研究》。
  • 冯楠(2017年12月)。 〈浅论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 《边疆考古研究》,22。
  • 冯楠(2017年12月)。 〈烟台市博物馆观众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文物报》。
  • 冯楠(2016年12月)。 〈高科技成像技术RTI在文物博物馆及考古发掘中的应用〉。 《边疆考古研究》,20。
  • Feng, N. (2016). Overview of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nd the museum environment in China.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61.
  • 冯楠(2016年10月)。 〈真实还原——博物馆灯光存在的意义〉。 《中国博物馆通讯》,350。
  • 冯楠(2015年10月)。 〈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 《博物馆研究》。
  • 冯楠(2015年12月)。 〈马泰拉大教堂艺术石雕硝酸盐和硫酸盐的生物清洗保护研究进展〉。 《边疆考古研究》,18。
  • Feng, N. (2015). Surface analysi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study of biodeterioration and weathering effects on gaogouli stone cultural heritage. ISA.
  • 冯楠(2013年10月)。 〈无机纳米抗菌复合材料在多孔材料加固保护中的展望〉《边疆考古研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