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op

豆海鋒教授

教授
文化遺產學院
西北大學(西安)

交流項目

豆海鋒教授將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進行8個月的交流(2026年1月至8月),並擬以「大英博物館藏中國北方系青銅器展示路徑」為主題,主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大英博物館館藏中國北方系青銅器進行綜合研究;二是聯合開展大英博物館陳設計方面的大型展覽展覽。

簡歷

豆海鋒教授現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研究夏商周考古及中國古代青銅器。豆教授先後於2006、2008及2011年在吉林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2015年受國家留學基金會資助赴希臘塞薩利大學研修。

近期發展和參與項目

    豆海鋒先生除了教學之外,近年來一直在進行有關黃土高原文明演進和周文化起源方面的考古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多個考古發掘工作。其負責的陝西旬邑西頭遺址獲得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考古研究的基礎上,豆教授不斷探索文化遺產知識普及與傳播工作,並積極策劃「豳地尋周」等展覽。

精選出版

著作:

  • 豆海鋒:《衝擊與調試:長江中游商代文化有社會演進的考古學觀察》,科學出版社, 2021 年6月。
  • 《江西撫河流域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報告Ⅲ(臨川區·崇仁縣)》,文物出版社,2020 年。
  • 《江西撫河流域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報告Ⅱ(金溪縣)》,文物出版社,2017年。
  • 《江西撫河流域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報告Ⅰ(樂安縣•宜黃縣)》,文物出版社,2015 年。
  • 《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時代遺址2004~2006年考古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2年。
  • 《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年。

期刊論文:

  • 豆海鋒、劉威、李曉健、李雨生、種建榮、謝高文:<旬邑縣西頭遺址商周時期遺存>,《考古》2024年第12期。
  • 李曉健、劉威、盧永祥、豆海鋒(通訊作者)、A. Mark Pollard、劉睿良: “Small Site but big data: radiocarbon chronology for Zaolinhetan of the pre-Zhou culture in early dynastic China “, RadioCarbon, Volume 65, Issue 6,
  • 豆海鋒:<尋「豳」:在考古現場溯源先周史>,《光明日報》2024年04月20日10版「光明講壇」。
  • 豆海鋒:<尋「豳」:開啟區域歷史記憶之門>,《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3日10版 「光明講壇」。
  • 豆海鋒、李偉濤、李曉健、李雨生、劉威:<ArcGIS支持下的陝西旬邑西頭遺址區域 系統考古調查>,《西部考古》第26輯,2024年1月31日。
  • 李鑫葉、豆海鋒(通訊作者):<商周時期角鑞製作流程的分析與研究初探:以旬邑西頭遺址為例>,《第四紀研究》2023年第5期,2023年8月30日。
  • 豆海鋒:<旬邑西頭遺址尋「豳」記>,《人民日報》2023年05月27日第07版。
  • 豆海鋒、週夢媛:<試論贛鄱地區商代城址的技術淵源與歷史背景>,《東南考古研究》2023年第5輯。
  • 豆海鋒、葉之童、李亞萍:<陝西旬邑西頭遺址魚嘴坡地點炭化植物遺存分析>,《西部考古》第24輯,2022年12月31日。
  • 宋阿倩、豆海鋒(通訊作者):<陝西旬邑西頭遺址商末周初殉人植物性食物組成分析-來自牙結石中的澱粉粒和植矽體證據》,《第四紀研究》2023年第1期,2022年12 月19日。
  • 豆海鋒、李怡:《陝西省永壽郡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簡報>,《西部考古》第23 輯,2022年10月31日。
  • 豆海鋒:<大學非遺人才培育要處理好「本」與「末」的關係>,《光明日報》2022年4 月26日第7版。
  • 豆海鋒、李悅、楊磊、岳連建、趙有義:<陝西旬邑縣西頭遺址魚嘴坡地點商周時期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21年第12期,2021年12月25日。
  • 豆海鋒、宋阿倩、韋星星:<陝西永壽縣和平遺址考古調查簡報>,《西部考古》第 21 輯,2021年10月31日。
  • 豆海鋒:<一幅精心描繪江南文明化進程的「工筆畫」—— <吳越之跡:江南地區早期國家形態變遷>讀後>,《中華讀書報》2021年2月10日。
  • 豆海鋒、崔思遠:<漆水河下游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簡報>,《西部考古》第20 輯,2020年12月31日。
  • 豆海鋒、嚴振洪、王上海:<江西撫河流域先秦時期遺址類型初探>,《文博》2020 年第5期,2020年10月15日。
  • 豆海鋒、王上海、嚴振洪:<南方山地、丘陵地帶考古調查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 江西撫河流域為例>,《西部考古》第19輯,2020年8月31日。
  • 豆海鋒、瀏威:<贛閩地區夏商考古研究的重要基點-<角山窯址>讀後>,《江漢 考古》2020年第3期,2020年6月15日。
  • 豆海鋒:<大學考古專業實務教學改革的新路徑>,《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務)》2019 年第12期,2019年12月15日。
  • 豆海鋒、王振、翟霖林、趙有義、錢耀鵬:<陝西旬邑縣棗林河灘遺址商周時期遺存 發掘簡報>,《考古》2019年第10期,2019年10月25日。
  • 李悅、陳婷、劉歡、豆海鋒(通訊作者):<從陝西旬邑棗林河灘遺址出土動物遺存 看古豳地先週時期生業經濟>,《中國農史》2019年第4期,2019年8月28日。
  • 豆海鋒、習通源、嚴振洪、史智偉、張傑:<江西省金溪縣後龍崗環壕遺址考古調查簡報>,《南方文物》2017年第2期,2017年6月28日。
  • 豆海鋒:<從出土聖髑看商時期南方與中原的文化互動>,《考古》2017年第4期, 2017 年4月25日。
  • 豆海鋒:<試論西周墓葬所見人體護甲及相關問題>,《西部考古》第12輯,2016 年12月31日。
  • 豆海鋒:<試論湖南澧陽平原商時期考古遺存的發展階段>,《江漢考古》2016年 第3期,2016年6月15日。
  • 豆海鋒、習通源、嚴振洪、張傑、閔紅賢:<江西省樂安縣角峰山遺址考古調查簡報>,《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2016年3月28日。
  • 豆海鋒:<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見4號陶俑甲衣淵源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15日。
  • 豆海鋒:<試論贛北地區石灰山文化>,《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6期,2014年12 月15日。
  • 豆海鋒:<從聚落形態看商王朝對長江中游地區的經略模式>,《商代盤龍城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4年9月。
  • 豆海鋒:<長江中游商時期考古文化演進及與中原地區的連結>,《考古》2014 年第2期,2014年2月25日。
  • 豆海鋒:<太行山東麓地區西周文化分期研究>,《華夏考古》2013年第2期,2013 年6月25日。
  • 豆海鋒、馮丹:<從「鎮江營類型」看西周文化在太行山東麓北段的發展>,《草原文物》2013年第1期,2013年3月15日。
  • 豆海鋒:<試論安徽沿江平原商代遺存及與週邊地區的文化連結>,《江漢考古》2012 年第3期,2012年9月15日。
  • 豆海鋒:<<荊州荊南寺>:長江中游商代考古的又一力作>,《長江文化論叢》第7輯,2011年1月31日。
  • 豆海鋒、劉蓮芳:<有關不對稱形銅鉞起源問題的新線索>,《文博》2010年第5 期,2010年10月15日。
  • 豆海鋒、王立新:<試析昌平張營遺址早期青銅時代遺存>,《北方文物》2010年 第4期,2010年8月20日。
  • 豆海鋒:<城固寶山商時期遺存相關問題的探討>,《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4期,2010年8月15日。